在這過程中,我覺的需注意整理文字時的「度」的問題。幫助整理的同修可以直接修改錯別字、語句不通的地方;也需在文章意思表達不明確、上下文有歧義時,跟作者本人確認後修改。至於更深入的潤色文字,調整文法,這些事建議不要做,或至少不能做過。
每位學員走過的修煉道路不同,個人所處的環境、受教育程度、個性也不同,自然各人說話和所述文章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一位未上過學的老人不太可能四個字、四個字的用成語,大法小弟子也不太可能邏輯縝密的寫文章,每位作者會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只要讀者能看懂,就沒問題。如果整理成文章格局、進退筆調都相似,按照某種寫文章的套路去做,那樣就不恰當,甚至不真實。更不要把自己看問題的方式和悟法混入同修的修煉經歷交流稿中。
我們應該儘量保持同修的體會稿件的原貌(有不適合的內容需裁剪的情況除外),儘量保持同修說話的風格和特點。只要經歷是真實的,體會是真實的,自然會起到該起的作用。
籠統的只是這樣說,同修們各自的把握成度也還是不同的。一點感受,提醒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