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中國的納粹集中營:遼寧省昌圖縣關山教養院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2年2月26日】從2002年2月17日明慧網上獲悉大連大法弟子陳勇被遼寧省昌圖縣關山教養院迫害致死的消息,內心無比沉痛。

自從江澤民集團的邪惡迫害不斷升級以來,僅僅在東北三省,短短幾個月就有幾十名大法弟子被酷刑迫害致死。萬家勞教所和黑嘴子勞教所集體屠殺的血跡未乾,新年伊始,全國各地又有幾十名大法弟子被奪走了他們寶貴的生命,這其中就包括剛剛被迫害致死的大連大法弟子陳勇。

每當江集團的邪惡迫害升級之後,在勞教所被非法關押的法輪功學員面臨的就是又一場滅絕人性的酷刑折磨。如果不屈服邪惡,那麼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酷刑奪走生命。作為堅定的法輪功學員,在中國的勞教所裏,連最基本的生存權利也保障不了。他們每天都遇到同樣的問題:生與死的抉擇,堅定自己崇高的信仰和向邪惡屈服的抉擇。

作為一個曾親身經歷中國勞教所酷刑折磨的法輪功學員,我深深懂得如果這個人被送到遼寧省的關山教養院意味著甚麼!在勞教所裏,曾聽到一些勞教人員經常談論幾句話:寧可被判三年刑,也不願被勞動教養三年。因為如果判刑,到期可以準時釋放,而教養則無定數,因為這裏有一條非法加期,在勞教期間,任何一個勞教警察可以以任何一個藉口無理加期。往往一年勞教期得過兩年才勉強解除教養。如果想早點出去,只有向勞教所行賄。如果有的人受了不白之冤或對勞教所非法行為提出抗議,當勞教所的酷刑都無法使這個人屈服的時候,所有的這樣的人就將被送往遼寧省昌圖縣關山教養院,送去的人戶口都是被註銷的,從此社會上這個人的名字就徹底消失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每當聽到那些從關山教養院僥倖逃生的常人談及關山教養院,臉上無不帶著一種極其恐懼的神情,彷彿數年前的遭遇至今仍記憶猶新。有的常人為避免被送到關山教養院,不惜自傷自殘,可就是這樣仍逃脫不了被送去的命運。我曾親眼看見一個被打斷腿的常人由幾個人架著抬到了送往關山教養院的警車上。被送的常人無一例外,臉如死灰,眼神中充滿了絕望的神情。因為他們明白,到了關山教養院就等於入了鬼門關。

被送者剛下車,面對的就是由一些勞教打手組成的長形方陣,人人手提鎬把,被送者連門都沒進,人人都必須遭到一頓鎬把的野蠻毒打,這叫「殺威棒」。當第一次毒打結束後,被送者的血跡還沒擦乾,就統統被領到監舍,他們被命令拿出所有的錢和衣物,包括日用品,甚至連一條褲帶也很難保留。當洗劫結束後,被送者又遭到第二次野蠻的毒打。當這些被送者已感到十分絕望的時候,到了傍晚,他們每個人都被強迫跪在地上,又遭到第三輪的毒打。有的人在當天送去的時候就被活活打死了。餘下的劫後餘生的人就會變成像納粹集中營中的那些倖存的猶太人一樣,目光呆滯、思維遲緩,像一群牲口一樣每天幹著令人難以承受的超重體力勞動,有的就活活累死了,活著出去的人也是累得吐血。

據說,這種滅絕人性的暴虐是為了徹底摧毀這些「反對勞動改造」的人的意志的最好辦法,並被關山教養院的上級遼寧省司法廳默許的。那裏的警察大多都由農民轉警而成,素質低劣,整天腰裏別著「五四」手槍,牽著狼狗。每遇到一點點不同的聲音或抗議時,拔槍就打,毫無忌憚。因為關山教養院有一定的死亡名額,無論被送者是怎麼死的,都與警察無關。要想活命,只有一個辦法:有一勞教人員在關山教養院給家人寫信,「十萬火急,速寄五千元錢救命」。在關山教養院只要你拿得出足夠的鈔票,今天拿出錢今天就放你走,明天拿出錢來明天就放你走。在這裏不存在法律,存在的只是暴力和金錢。在關山教養院這個骯髒的陰暗角落裏,扼殺多少條冤屈的生命,恐怕是很難查清了。為了掩飾勞教所裏的真實情況,全遼寧省把所有的敢於在勞教所提出抗議的人送到了這裏。關山教養院便成了全省勞教所中的納粹集中營。所有不同的聲音和抗議統統都被壓制在這裏,從肉體和精神上徹底的摧毀,使無數冤魂在這裏日夜哭泣。

當江澤民流氓集團達不到使堅定的大法弟子意志屈服的目的時,他們便把大法弟子關在關山教養院這個日本731式的恐怖基地裏肆意殘害。陳勇的被迫害致死就是其中一例。他們以為這樣做就可消滅自己在滅亡前的恐懼,他們以為自己骯髒殘暴的勾當無人知曉,以為自己躲藏在黑暗之中便無人發現,他們以為在真相未顯之前便可以苟延殘喘!可是他們錯了。歷史的審判正在不久的將來等著他們。

我相信像中國關山教養院這樣的恐怖基地,勞教所中的納粹集中營,在中國並非獨一無二。中國現在正發生著一起起虐殺法輪功學員的慘案!江澤民犯罪集團以為只要將勞教所裏堅定的法輪功修煉者都「肉體消滅」就可以死無對證、逍遙法外了。但是它忘了,它面對的是全世界正義、善良的人們,和明白了人生價值及宇宙真理的大法修煉者。

共同制止江澤民犯罪集團的殘忍虐殺!盡最大的努力。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3/4/19445.html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