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行善降福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九日】清嘉慶年間,福州人廖封任郡吏之職。當時,海盜朱渥向朝廷投降歸順,一本與朱渥有聯繫的百姓名冊落到了廖封手中,名冊上記錄了數百個百姓的名字。廖封心想:海盜已經投降,這些人就不必去深追究了。於是便將此名冊投入火中焚毀。後來,有其他官吏想按名冊來懲罰那些百姓,但名冊已經找不到了,不得已此事只有作罷。

廖封的五個兒子後來都科舉高中,最小的兒子廖鴻荃榜眼及第,官至尚書。廖封亨高壽八十餘歲,去世時異香滿室。

常州呂志恆太守曾在閩省當官,當時閩省海禁很嚴,為了斷絕海盜的供給,官府規定只要私自運谷粟出海都要被判死罪。漳、泉兩府的窮人大都以地瓜為主糧,其實海盜根本就不要地瓜,可百姓們如果運地瓜出海賣錢謀生,被發現也會被按運谷粟出海判同樣的罪,每年很多人因此被冤殺。

呂志恆於是寫了份文書呈送給上級官府,他在地瓜下面加了一個「餅」字,並說這屬於餅類不同於谷米糧食之類,請求能夠減輕判罪的等級。上級官府予以批准了,有很多人因此而保全了性命。

呂志恆原本五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嗣,但不久他就接連有了兩個兒子。

廖封和呂志恆因為一念之善,並沒有刻意去追求福報,但上天歷歷在目,他們的善行使很多人受益了,這就是積了大德了,所以上天怎麼會不賜予他們福報呢?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