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敬天改過 遠離天譴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6年8月3日】張奮,字稺通,東漢京兆杜陵人。他德才兼備,生性善良,敬神畏天,推崇禮樂乃安邦治國之本。

張奮自小很好學、節儉、喜歡做善事。他常常從自己本不多的錢財中分出一些,用來贍養撫恤宗族親屬,即使到了傾倒櫃子的地步,也仍然沒有停止施捨救濟他人。因為德才兼備,張奮被皇帝封為祠侯,後升遷至司空。

有一年發生了大旱災,朝廷用了很多辦法都沒能使天降甘霖。張奮深知這是朝廷施政有誤,結果導致天災譴責。他急切上書,要求皇帝馬上召見他,聽他口述當務之急需要馬上改善的政令,以避免天譴繼續。

皇帝見到上奏後,立即召見他,並聽取採納了他的意見。第二天,皇帝召來太尉、司徒等大臣,與他們一起親自來到洛陽的監獄中,重新審查囚犯的罪行,結果發現有許多冤案、錯案,於是馬上下令予以重新審理,並將罪魁洛陽縣令陳歆繩之以法。

隨即,久旱的大地上普降甘霖,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旱情終於得到緩解。

《後漢書》中記載的這個故事,不就是真實不虛的天譴嗎?反觀九九年以後的中國大陸,中共惡黨發動了對善良無辜的法輪功學員的殘酷迫害,隨之而來的是愈演愈烈的天災人禍。惡黨自欺欺人,愚昧荒謬的否定神的存在,神難道會因此而就不存在了嗎?惡黨逆天叛道,妄圖與天鬥的下場是甚麼可想而知。只有脫離拋棄惡黨,敬神畏天,一心向善,這才是躲避天譴,遠離災禍的上上策。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