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匡衡論「災異」和「上行下效」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6年7月28日】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承縣人。他非常好學,博古通今,因智慧、才能和經學造詣出眾,而被人推薦給皇上。

當時,發生了日食、地震等災異變化,人們深知天象的變化與人世間的事是相互對應和關聯的,上天在時時洞察著人的善惡得失。所以皇上便反省自身,詢問之所以發生這些災異變化,是否與自己的施政好壞有關。

匡衡認為,這些災異變化同當時越來越趨向敗壞的社會風氣有關,於是便上疏說道:

「孔子說:『能以禮節謙讓治理國家,何難之有?』朝廷是支撐天下的梁柱。公卿大夫之間相互遵循禮節,恭敬謙讓,那麼百姓就不會互相爭鬥;上面愛好仁義,樂於施捨,那麼百姓們就不會使用暴力;上面崇尚高風亮節,那麼百姓就會注重品行;上面寬大和柔,溫和仁惠,那麼百姓就會相互愛護。這四點,是開明君主之所以不需施行嚴厲的刑法,而能教化天下的原因。為甚麼呢?因為朝廷上有衝動無理的爭論言行,下面就有爭鬥的禍患;上面有獨斷專權的人,下面就會有不謙讓的人;上面有爭勝的大臣,下面就會有相互傷害之心;上面有貪財好利之臣,下面就會有偷盜行竊之民。這就是世俗變化的根本原因。

當今才智凡庸的官吏治理國家,都不遵循禮節謙讓的原則,而推崇苛刻暴虐,喜歡嫉忌陷害於人,貪取財利並傾慕權勢,因此犯法的人很多,奸邪不止;即使用嚴厲的刑法,仍然不能改變這種狀況。這不是他們的天性,而是由於當政者沒有教化好。

我研究《國風》,其中《周南》、《召南》受聖賢之人的教化很深,因此表現的品行忠厚,知道廉恥而不淫其色。鄭莊公好勇,其國人就空手搏虎;秦穆公注重信譽,士人多以死相從;陳夫人愛好巫術,百姓就大肆祭祀;晉侯喜好節儉,其百姓就積財聚物;周太王躬行仁義,國內外就崇尚寬恕。

由此可見,治理國家應提倡一種百姓可效法的風俗。現在的風俗,虛偽淺薄、嫉妒陷害,不謙讓到了極點。我聽說教化的普及,並不是要到家中去對每一個人進行說教。只要賢德的人處在正位,有才能的人安排適合的職位,朝廷崇尚禮節,百官注重恭敬謙讓。道德教化,由內到外,從身邊開始,然後百姓知道效法的準則,不知不覺就會變的善良起來。這樣百姓安樂,陰陽和合,神靈感應,喜慶吉祥的氣象就會出現。」

匡衡進一步向皇上闡述了當下一些弊端的原因,並勸諫皇上施行仁政,重視禮讓美德。皇上聽後很高興,升匡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後來因為匡衡又多次上疏,依據經典義理來陳述和勸諫皇上應該如何治國理政,皇上任命他為光祿勛、御史大夫,後升任丞相,受封安樂侯。

看一下中共惡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道德淪喪,貪腐橫行,人人自危,結果導致天災人禍不斷,這難道不是崇尚「假惡暴」的中共惡黨,正在把泱泱中華古國拖入萬劫不復之地嗎?要想遠離災禍,只有拋棄惡黨,這才是順天道之舉。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