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由吃的問題想到影響救人的一個方面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三日】我是農村青年大法弟子,我發現近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吃。農村的農民普遍很窮,一年到頭也許都不買一件新衣服,可是對愛吃的東西卻很捨得花錢;也有條件好一點的人,買生活用品或應時的衣物專挑便宜的買,可是買吃的卻有點大手大腳;城市有錢人更不用說,花錢如流水,愛吃甚麼、想吃甚麼買甚麼。當然這幾種情形在大法弟子中也有存在。在這裏,我不是反對常人或同修吃好吃的東西,而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悟到一些法理,覺的這個問題是影響救度眾生的一個方面,也是不易被同修重視的問題,想與同修切磋。

現今中國大陸的種種邪惡、腐敗的現象都是舊勢力有意的操控、縱容下發生的,人心不古,為所欲為。而這種對吃狂熱的熱潮是否也是舊勢力有意的安排呢?使人們只重視自己的事情,滿足於自己及家人的口腹之欲及自身感受,這一方面使人不去也不想去聽、去接觸其他真相,更對當今惡黨迫害修煉真善忍的未來覺者的滔天罪惡有意的迴避,從而麻木著,害怕影響了自己的安逸生活,被舊勢力利用的非常順手。同修中也有這種情況,日常生活中對零食水果的開銷很大,這還只是我所知道的農村的現象。那麼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大法弟子是否首先應該反思一下自己這方面的做法,修掉這方面的不足。我們修煉純正的正念之場能改變人心。

那麼怎樣做到呢?我個人認為,作為救度眾生未來大覺者的大法弟子首先應放下自己的口腹之欲。說來慚愧,我從小家裏窮,物質匱乏,後來條件好一點了,嘴也變饞了,花錢也多了,有時看見沒吃過的東西能勾起我的食慾,就花錢嘗個鮮,滿足自己的慾望,我也沒覺的是甚麼大不了的問題,直到家人同修提醒我,「你太執著於吃了,這不符合修煉人的標準,你應該排斥這種慾望,它不是你。」她指的執著是我經常在思想中想好吃的東西。我恍然大悟,如此大的執著怎能帶到天上去,我卻一直被吃這個執著控制著,沒有意識到慾望不是我,我應該分清排斥。後來我頭腦中反映好吃的東西的時候就立即排斥這種想法,解體這種慾望,漸漸去除了這個執著,雖然還沒有根除,但是已經不那麼饞了。

可是,今天家人同修又說我,「……你那麼敢花錢!」我聽了如當頭一棒,因為大法弟子的錢是大法資源,這句話是個多麼大的罪名啊!而且我與其他同修比,根本是九牛一毛。(這是心態不對的想法)可是我卻必須得承認同修說的對,因為我不能跟別人比,只能跟法對我的要求比,我改!所以今天在集市我沒買任何水果和吃的東西。大法弟子的家庭條件越好,應該越能使我們專心致志全力做好三件事,而不是越執著於吃吃喝喝、物質享受。在這裏也想提醒條件比較好或花錢比較多的同修,不應因為有錢就放任自己的執著,實實在在的去執著修心性才是我們的根本。長期不重視這方面的問題,等於這方面沒有修。

當然情況不同,應對辦法也不同,在家人面前我們是修真善忍的好人,在社會上我們與常人的外表也沒甚麼不同,做事不能走極端,是我們應放下口腹之欲的慾望和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和人心。

還有一種情況,我在上一段中也有提到,就是一些同修沒甚麼吃的慾望,是買給家人。有的家庭成員都修煉,但是作為家庭主婦的同修放不下對家人的親情,經常花錢買吃的,也干擾其他家庭成員修掉此心。例如我家:我家在東北,蔬菜中蒜苔很貴,可是我與姐姐同修最愛吃,可是有一天我與姐姐無意中的話題說了這菜,母親就在集市上為我們買了一斤蒜苔,我倆當時真的「肉疼」,心疼同樣的錢可以多買一些其它蔬菜,可是這是一顆「慈母心」,我們也不能說甚麼,只是要求自己以後注意修口,少談修煉之外的話題。

其實家庭中有常人也是一樣,你可以該買甚麼買甚麼,但是過於陷在親情中,往往做的事情中就有要修的東西。筆者也想提醒做母親的同修們,對兒女的情真的很難放,雖難放卻不能不放,也許這個執著在另外空間是一堵很厚的牆,也影響自身其它方面的提高和認識,也許還影響著自身空間場眾生的得救。可是我看到,很多母親同修走不出情關的原因在於意識不到自己的情很重,或思想表面知道自己情重,卻沒從法理上悟到,真正重視起來,導致親情越發嚴重,有時影響做好三件事,有時影響自己的心情及正常狀態。

也懇請認為自己對家人沒甚麼親情或眼睛老盯著別人親情重的同修反思一下自己,也許讓自己看到對方的不足恰恰是自己也有這方面的不足或需要提高的地方。

大法弟子修的好,說的話慈悲,發的念純正,救人的質量高,家庭的環境也好,而這一切還是源於不打折扣的事事用法衡量自己,不用自己的想法觀念衡量,不輕視自己認為小小的不足與執著。去執著沒有大小,只有自己重視和不重視。在各種場合,在充滿七情六慾的人間,我們清亮純真、不受常人慾望影響,才能目標清晰明確的更好的救度眾生。

本文於同修日常生活開銷不矛盾,旨在提高心性。請不要在常人及家庭生活中走極端,造成常人的誤解,反倒影響做好三件事。本文有很多自己現階段的觀點,定有侷限,謹供同修參考、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