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恪盡職分 奉公無私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日】道德修養旨在提高道德境界,使人的道德水準和境界不斷昇華。我國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無私」一詞最早出於《禮記﹒孔子閒居》篇,孔子提出「三無私」作為人的行為榜樣和根據:「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人的境界和行為也要同樣的高風亮節,像天一樣覆蓋萬物而無一絲厚此薄彼;像地一樣承載萬物而無一絲親疏之別;像日月照耀萬物一樣而無一絲分配不均,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聖人之道乃秉承天道而來,必須與「天」、「地」相通,並且具有「天」、「地」之德。儒家倡導道德和仁政,提出以「禮」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禮」被稱為「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一次,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禮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也;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才能知人,知人才能事親,事親才能修身,所謂乃民以「天地之經」為則也。儒家思想提倡遵循天道以規範人的行為,提高人的道德素質為價值取向,鼓勵人修身、事親、知人、知天。

孔子提出做人要效法天地之道,奉公無私,恪盡自己的職分,弘揚禮樂和仁德。一次,魯國季氏將要攻打附屬國顓臾,冉有、子路兩人參見孔子,說道:「季氏將對顓臾使用武力。」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們嗎?顓臾,先王曾任命它主持東蒙山的祭祀,是社稷之臣,為甚麼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說:「季氏要這麼幹,我們兩人也不想。」孔子說:「冉求!我聽有句話說:『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不去扶持需要幫助的人,這應責備誰呢?」冉有說:「顓臾城牆堅固,離季氏採邑很近。現在不把它佔領,日後會給其子孫造成威脅。」孔子說:「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種有意不說自己私念貪慾,卻一定另找藉口的態度。我聽說過有國有家的人,不憂慮貧窮,而憂慮財富不均;不擔憂民眾太少,而擔憂國家不安定。因為財富分配均勻,就無所謂貧窮;百姓安定,國家就不會傾危。如果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那就要修明禮樂仁德來感化他們。像顓臾這樣已經歸順的附屬小國,便要盡力保護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而不是去攻伐。現在你們兩個相輔季氏,遠處的人不來歸服,不但沒有向季氏灌輸『禮樂仁義』思想,反而想在國境以內使用武力。這是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不履行自己職責的表現啊。」

孔子講求仁、克己、公正、無私,是聖人、君子應必備的德性修養。一次,子夏問孔子說:「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參天地矣?」孔子說:「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照,照明四海而不遺微小。此謂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子夏說「敢問何為三無私?」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謂之『三無私』。其在《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是湯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負牆而立,說:「弟子敢不志之!」孔子所提出的三無私精神,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對古代聖人的德行與德政的總結。聖人治理天下,以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克己奉公,想方設法為天下人民謀福。

儒家強調的「大公無私」、「德配天地」等道德理念,成為歷來人們所追求的美德和理想人格。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夠承擔起維護真理和正義的歷史使命,才能夠以無私的境界和仁德的胸懷感化四方。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